北京规划委主任:建设行政副中心不是圈地建新城
今天,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闻发布会。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成为北京两会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介绍了北京通州副中心和市行政办公区规划的有关情况。
关于为什么在通州副中心选址建设市行政办公区,黄艳说:“加快通州副中心和行政办公区建设,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而是经过了长时间酝酿和深入思考。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对通州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探索,经历了卫星城、重点新城、城市副中心等发展阶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要在通州预留发展备用地,作为未来行政办公用地使用。因此,聚焦通州、建设通州副中心的提出,不是扩张式圈地建新城,而是在20多年来发展基础上的优化和升级。”
关于通州副中心的功能定位,黄艳指出: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要求,通州副中心功能定位为北京市行政集中办公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即重点建设行政办公及与之配套的城市功能,并推动区域一体发展、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将副中心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典范”和国际一流宜居之都的示范区。
黄艳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通州副中心建设提供了重大战略契机,通州副中心建设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有利于北京整体空间布局的优化。当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明确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背景下建设通州副中心,有利于调整单中心的空间布局,构建“一主一副”的城市空间格局,减少对中心城区的向心引力,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在东部地区,促进副中心与顺义、亦庄、大兴、平谷、怀柔、密云等郊区新城及廊坊市北三县等地区协调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和功能统筹,做好职住匹配和产业上下游联动,共同建设大型生态廊道和基础设施,减少同质竞争和重复建设,提高发展效益和质量,促进北京城市整体空间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完善。
针对记者提出的通州副中心的建设会不会出现“摊大饼”现象,黄艳表示,通州副中心规划是一个创新的规划、改革的规划,通过创新规划理念和建设模式,改革以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为副中心高水平发展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管理平台。
首先,创新规划,建立区域协同机制和规划管控机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向中央争取跨界城镇群建设的试点政策,推动与廊坊北三县共同编制跨区域规划,实现规划一张图,做好协同发展和共同管制。
其次,改革实施规划方式,实现副中心的职住均衡发展。创新就业与住房对接政策,规划居住社区主要为本地就业、城镇化配套,为本地城镇化居民、就业居民提供各类政策性住房,包括定向公租房、安置房、定向限价商品房、自住型商品房等,确保迁入通州的就业人员就地职住均衡。
第三,改革建设模式。在技术和标准上,集成应用新技术,成为城市建设的标杆示范。采用国际一流的绿色标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廊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在建设时序上,就业、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同步建设,配套完善。
黄艳向记者们展示了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的美好规划: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坚持国际一流的绿色标准,建设“多河富水蓝网穿插、大尺度绿色空间环绕”的生态格局。大力治理提升水环境,让通州成为清洁水环境建设和海绵城市的典范;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红线。建设大运河森林公园、东郊森林公园、运河国家公园、潮白河国家公园、顺义三河国家公园等五个大公园;实现绿色循环发展,优化多种能源配置,实现清洁能源使用率100%,可再生能源使用率15%,达到国际一流标准;引导绿色出行,建设适合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城市;实现轨道交通与各类交通方式的换乘距离控制在100米以内,大力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建设一个以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为主要方式的宜居城区。
黄艳表示,今后,通州副中心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低于中心城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强调文化性、亲民性和舒适性;增加中小学、医院、文化体育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构建完善实用、便捷舒适的都市社区生活圈,在15分钟步行可达的范围内,配备优质、完善的基本服务功能;实现约85%居民居住在距公园200米范围内,保证市民步行10分钟到达公园。
关于为什么在通州副中心选址建设市行政办公区,黄艳说:“加快通州副中心和行政办公区建设,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而是经过了长时间酝酿和深入思考。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对通州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探索,经历了卫星城、重点新城、城市副中心等发展阶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要在通州预留发展备用地,作为未来行政办公用地使用。因此,聚焦通州、建设通州副中心的提出,不是扩张式圈地建新城,而是在20多年来发展基础上的优化和升级。”
关于通州副中心的功能定位,黄艳指出: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要求,通州副中心功能定位为北京市行政集中办公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即重点建设行政办公及与之配套的城市功能,并推动区域一体发展、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将副中心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典范”和国际一流宜居之都的示范区。
黄艳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通州副中心建设提供了重大战略契机,通州副中心建设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有利于北京整体空间布局的优化。当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明确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背景下建设通州副中心,有利于调整单中心的空间布局,构建“一主一副”的城市空间格局,减少对中心城区的向心引力,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在东部地区,促进副中心与顺义、亦庄、大兴、平谷、怀柔、密云等郊区新城及廊坊市北三县等地区协调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和功能统筹,做好职住匹配和产业上下游联动,共同建设大型生态廊道和基础设施,减少同质竞争和重复建设,提高发展效益和质量,促进北京城市整体空间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完善。
针对记者提出的通州副中心的建设会不会出现“摊大饼”现象,黄艳表示,通州副中心规划是一个创新的规划、改革的规划,通过创新规划理念和建设模式,改革以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为副中心高水平发展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管理平台。
首先,创新规划,建立区域协同机制和规划管控机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向中央争取跨界城镇群建设的试点政策,推动与廊坊北三县共同编制跨区域规划,实现规划一张图,做好协同发展和共同管制。
其次,改革实施规划方式,实现副中心的职住均衡发展。创新就业与住房对接政策,规划居住社区主要为本地就业、城镇化配套,为本地城镇化居民、就业居民提供各类政策性住房,包括定向公租房、安置房、定向限价商品房、自住型商品房等,确保迁入通州的就业人员就地职住均衡。
第三,改革建设模式。在技术和标准上,集成应用新技术,成为城市建设的标杆示范。采用国际一流的绿色标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廊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在建设时序上,就业、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同步建设,配套完善。
黄艳向记者们展示了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的美好规划: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坚持国际一流的绿色标准,建设“多河富水蓝网穿插、大尺度绿色空间环绕”的生态格局。大力治理提升水环境,让通州成为清洁水环境建设和海绵城市的典范;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红线。建设大运河森林公园、东郊森林公园、运河国家公园、潮白河国家公园、顺义三河国家公园等五个大公园;实现绿色循环发展,优化多种能源配置,实现清洁能源使用率100%,可再生能源使用率15%,达到国际一流标准;引导绿色出行,建设适合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城市;实现轨道交通与各类交通方式的换乘距离控制在100米以内,大力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建设一个以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为主要方式的宜居城区。
黄艳表示,今后,通州副中心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低于中心城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强调文化性、亲民性和舒适性;增加中小学、医院、文化体育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构建完善实用、便捷舒适的都市社区生活圈,在15分钟步行可达的范围内,配备优质、完善的基本服务功能;实现约85%居民居住在距公园200米范围内,保证市民步行10分钟到达公园。
(
编辑:刘敏
)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最新资讯
-
一线城市土地价高...
每天晚上,住在上海静安区的李华(...
-
四大开发商弱市布...
有统计数据显示,碧桂园、万科、保...
-
专家:房屋需求量...
经过调控后,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
-
1月54城住宅成交...
虽然近期“霸王级”寒潮席卷全国...
-
2016济南将开工保...
今年为200万进城农民工和140万城...
家居生活
-
地中海装修风格看...
谁说在家和享受海边景色不能兼备...
-
如何装修房子最省...
房子装修处处要花钱,如何装修房子...
-
新房验收需要检测...
房子验收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若...
-
毛坯房收房注意事...
对于如何来收房的问题,相信很多购...
-
你用得到的8大创...
在家装中,经常有一些不好解决的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