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力推特色小镇建设 或为就地城镇化新突破口
特色小镇正风行各地。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名单》),认定127个镇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同时发布的还有《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
推进城镇化和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两大核心。一方面,随着特色小镇建设的推进,就近、就地城镇化,正在成为了城镇化,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一大抓手。另一方面,通过相关体制改革,培育特色产业,可以实现全国小城镇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的提高。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秀峰认为,开展培育特色小镇,是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综合考虑人口空间结构,区域承载负荷所做出的战略决策。特色小镇所代表的就地、就近城镇化,是一种低成本的城镇化,避免了规模过大造成的“规模不经济”(规模扩大,而边际效益却渐渐下降),有利于实现人口、资源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小城镇发展政策设计成型
小城镇如何发展,一直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关于小城镇建设,已有一套包含长远规划、行政管理改革和信贷金融支持的完整政策设计出炉。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2016年7月,住建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到,2020年前,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与此次住建部特色小镇名单同时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则从小城镇发展的资金支持角度出发,要求发挥政策性信贷资金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做好中长期政策性贷款的申请和使用,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需要指出的是,《通知》中专门强调,优先支持贫困地区。
相关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这一系列政策反映出,在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所代表的就地、就近城镇化,正成为新型城镇化工作的一大抓手。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认为,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条有效路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但是,长期看,相对整个城市化进程,其规模较小,要建立合理适度的城镇体系,坚持人口向产业聚集,而不是先聚集人口,再发展产业。
防止千镇一面
如今,特色小镇在各地已有风动之势,政策红利下,如何防止各地政府、企业和资金出现一哄而上,导致千镇一面,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坚持突出特色被列在基础原则第一条。《通知》提出,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发展特色产业,传承传统文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防止千镇一面。依据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培育对象,防止一哄而上。
这在首批公布的名单中也可见端倪。以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贵州为例,入选的五个小镇中,西江镇、郎岱镇以少数民族特色闻名,旧州镇属于历史文化村镇,茅台镇则以酿酒业知名。
肖金成指出,从资源角度来说,所谓“特色”,可以有文化传统,交通条件,自然资源,产业集聚等几大类别,都可以成为特色产业。另外,尤其要警惕的是在政策红利下,企业、资金一哄而上导致的小镇建设泛地产化。
对此,安徽省社科院乡镇所所长谢培秀认为,后续培育特色小镇,最重要的是分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规划阶段,需要政府部门为主导,为小镇全面调研其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和区位优势,确定其特色所在。在规划的落实阶段,则应主要依靠市场化的框架来推进,予以优惠的税收、金融政策,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如果没有规划,或者说先招商,再规划,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此外,谢培秀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小城镇土地性质复杂,既有国有土地,也有集体土地,能加以利用的建设用地较少。农村土地市场的不稳定性,伤害了企业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积极性。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置换,提高土地利用率,值得政策部门思考。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名单》),认定127个镇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同时发布的还有《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
推进城镇化和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两大核心。一方面,随着特色小镇建设的推进,就近、就地城镇化,正在成为了城镇化,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一大抓手。另一方面,通过相关体制改革,培育特色产业,可以实现全国小城镇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的提高。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秀峰认为,开展培育特色小镇,是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综合考虑人口空间结构,区域承载负荷所做出的战略决策。特色小镇所代表的就地、就近城镇化,是一种低成本的城镇化,避免了规模过大造成的“规模不经济”(规模扩大,而边际效益却渐渐下降),有利于实现人口、资源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小城镇发展政策设计成型
小城镇如何发展,一直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关于小城镇建设,已有一套包含长远规划、行政管理改革和信贷金融支持的完整政策设计出炉。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2016年7月,住建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到,2020年前,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与此次住建部特色小镇名单同时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则从小城镇发展的资金支持角度出发,要求发挥政策性信贷资金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做好中长期政策性贷款的申请和使用,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需要指出的是,《通知》中专门强调,优先支持贫困地区。
相关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这一系列政策反映出,在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所代表的就地、就近城镇化,正成为新型城镇化工作的一大抓手。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认为,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条有效路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但是,长期看,相对整个城市化进程,其规模较小,要建立合理适度的城镇体系,坚持人口向产业聚集,而不是先聚集人口,再发展产业。
防止千镇一面
如今,特色小镇在各地已有风动之势,政策红利下,如何防止各地政府、企业和资金出现一哄而上,导致千镇一面,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坚持突出特色被列在基础原则第一条。《通知》提出,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发展特色产业,传承传统文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防止千镇一面。依据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培育对象,防止一哄而上。
这在首批公布的名单中也可见端倪。以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贵州为例,入选的五个小镇中,西江镇、郎岱镇以少数民族特色闻名,旧州镇属于历史文化村镇,茅台镇则以酿酒业知名。
肖金成指出,从资源角度来说,所谓“特色”,可以有文化传统,交通条件,自然资源,产业集聚等几大类别,都可以成为特色产业。另外,尤其要警惕的是在政策红利下,企业、资金一哄而上导致的小镇建设泛地产化。
对此,安徽省社科院乡镇所所长谢培秀认为,后续培育特色小镇,最重要的是分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规划阶段,需要政府部门为主导,为小镇全面调研其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和区位优势,确定其特色所在。在规划的落实阶段,则应主要依靠市场化的框架来推进,予以优惠的税收、金融政策,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如果没有规划,或者说先招商,再规划,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此外,谢培秀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小城镇土地性质复杂,既有国有土地,也有集体土地,能加以利用的建设用地较少。农村土地市场的不稳定性,伤害了企业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积极性。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置换,提高土地利用率,值得政策部门思考。
(
编辑:沈旦莹
)
延伸阅读:
最新资讯
-
新一轮房产调控大...
今年七八月间,在北京工作的章岳(...
-
住建部力推特色小...
特色小镇正风行各地。近日,住房城...
-
房地产行业政策调...
近日,我国房地产市场热度直升,地...
-
房地产市场进入"...
自我国实施房地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
遏制房地产泡沫极...
昨日(10月17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
家居生活
-
地中海装修风格看...
谁说在家和享受海边景色不能兼备...
-
如何装修房子最省...
房子装修处处要花钱,如何装修房子...
-
新房验收需要检测...
房子验收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若...
-
毛坯房收房注意事...
对于如何来收房的问题,相信很多购...
-
你用得到的8大创...
在家装中,经常有一些不好解决的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