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部分房企现"耐药性" 正铆着劲儿熬限购等上涨

时间:2016年12月01日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房价节节攀升,调控步步加码。业内普遍认为,信贷宽松、政策错配、“地王”频出、需求集中爆发等是上一轮房价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这些原因指向政府调控的精准度、导向性,及房地产领域去杠杆的力度,迫切需要从政策层面总结、反思和防范。而一知名房企南京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多年调控反弹后,剩下的企业资金实力和抗压能力更强,产生了“耐药性”,“企业现在都铆着劲儿,扛过限购,等待下一轮上涨。”

  业内人士呼吁,在对楼市用限贷限购政策“猛药去急症”的同时,也要“温补拔病根”,逐步深化调控改革、稳步去杠杆。否则,新一轮调控也可能陷入“严一年,松两年,屡调屡涨”的怪圈。影响房价快速上涨的根本问题不解决,可能削弱本轮政策调控的效果。

  流动性放大刺激购买力集中释放

  “信贷宽松被认为是2015年以来这轮房价过快上涨的主要原因。”一位业内专家直言不讳,此前,政府为鼓励楼市去库存实行了宽松的信贷政策,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效果尚待检验,但一线城市和一些热点二线城市的房价却一路上扬。

  一家知名地产公司北京区域负责人也表示,信贷宽松降低了资金成本,一些海外融资平台的利率甚至在6%以下。直接放大了流动性,刺激房地产企业投资和个人的购房需求。

  “宽松的信贷政策让房地产企业如鱼得水。”江苏一家房地产企业负责人说,去年以来公司在热点城市的开发项目,可以轻松地从银行获得开发贷,“甚至不需要贷款还有银行追着要贷给你”。目前,公司60%以上的开发资金来自银行,杠杆率较前几年大幅上升。

  开发企业杠杆加剧的同时,居民信贷杠杆也在上升。业内人士指出,7月房地产信贷占全国近100%信贷额度的基础上,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487亿元,其中又有70%以上是住户部门贷款。这表明,在房地产领域,货币宽松有力推动居民个人加杠杆。

  上一轮限购放开带来购买力集中释放。2014年以后在去库存的政策导向下,全国多数城市取消了限购,导致购房需求在资源相对集中的热点城市反弹式爆发。以江苏南京为例,2015年商品住宅成交1104.41万平方米,同比上升58.48%,创下历史新高。

  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朱德开认为,合肥、南京等城市房价上一轮快速上涨,正是需求集中释放、供给相对不足的结果。

  安徽文一房地产集团副总裁邱胜华也表示,以安徽为例,合肥是中心城市,人口流入多、交通优势强,自然获得购房者的青睐。

  “地王”频出不断助推热点城市房价快涨预期。“80%的开发商集中到20%的城市,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抢地大战、‘地王’迭出,地价房价相互推涨。”前述江苏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坦言,三四线城市库存居高不下无利可图,让开发企业回归一二线城市“血拼”。在这些土地供给不足的热点城市,企业只能加杠杆硬着头皮拿地,否则就有可能被洗牌出局。

  业内人士普遍谈到,2015年以来,“面粉贵过面包”在多地楼市屡见不鲜。仅在南京,2015年就出现各类“地王”11个,将部分区域土地楼面价与当地商品房销售价格拉平。受此影响,至今年9月限购前,南京房价已连续上涨18个月,仅同比涨幅就已达到约40%。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地王”频出是因为地方政府供地不足。

  宏观政策错配也是房价上涨的推手。安徽置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张应表示,一些针对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政策并不适用于合肥,对合肥这样的城市同样施以降低首付比例、放宽贷款限制、降低契税和营业税等政策,无异于楼市本来没生病,却跟着一起吃药了,结果既刺激刚需族,又鼓励投资客,“高烧”是必然结果。

  铆着劲儿熬限购等待下一轮上涨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普遍建议相关部门应直面房价快涨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单纯的限贷限购难改预期,政策调控已有“耐药性”。

  房价上涨成为货币现象,加重房地产行业杠杆化。中原集团首席运营官李文杰认为,宽松的信贷政策,让开发商和购房者手中流动性大量增加,导致他们迫切需要寻找投资渠道。在产业结构转型未完成,实体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更多企业和个人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寻求保值,最终让房价上涨变成一种货币现象。

  “这样的结果是,除非货币紧缩,否则房价很难下降。”北京一家基金公司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很难估计开发企业、个人的杠杆率有多高,但房价已经和货币政策深度捆绑,如果不能逐步有效去杠杆,将不断加剧房地产领域的金融风险。

  限贷限购难改预期,政策调控已有“耐药性”。当前多个热点城市陆续实施了严格的限贷限购政策,但从记者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市场各方尤其是开发企业似乎并不担心本轮调控影响后市。

  土拍网分析师徐菲以南京举例认为,从2006年至2016年南京经历了四轮地王潮,每次调控后地价和房价都反弹式暴涨60%以上。目前限购后又进入了三年一度周期,但政府调控不可能长期存在,两年调整后还可能有反弹。

  某知名房企南京分公司负责人就表示,多年调控反弹后,剩下的企业资金实力和抗压能力更强,产生了“耐药性”,“企业现在都铆着劲儿,扛过限购,等待下一轮上涨。”

  供给侧调控缺失,土地、资金市场供求长期未能理顺。记者了解到,“地王潮”之下,开发企业纷纷高价拿地,不少企业地价已经占其开发成本的60%以上,积累了很高的资本风险。部分开发企业负责人直陈当前生存的困局:“拿地是找死,不拿地是等死”,加入“地王”游戏也是无奈之举。

  某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坦言,考核机制推动了国企争抢“地王”,“国资有保值增值的压力,现在只有房地产不会赔钱,国企抢‘地王’也是生存发展的需要。”

  李文杰表示,供不应求是上轮房价上涨一个根本的结构性问题。很多城市调控楼市的时候没有积极稳定土地供应预期。

  此外,记者了解到,在避险压力下,银行资金流入热点城市,资源、资金错配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止血”只是应急须扭转政策错配

  总结上一轮房价过快上涨的教训,业内人士认为,化解房地产市场剧烈波动的顽疾,除了下限购之类的猛药,还要有深化调控改革、稳步去杠杆等举措。

  调控宜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限购前的市场表面上看是房产荒,其实本质上是资产荒。”中原集团总裁施永青说,投资渠道少导致资金涌入楼市,加剧市场风险,应该迅速采取措施来“止血”。但限购限贷只能应急,不是根治问题的方案。如果不能理顺土地供应、住房供应的机制,单纯限购只是在储蓄购买力,未来限购解除之后又会迎来快速上涨。

  业内人士建议,应当稳定土地供应和住房供应的预期,一是对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资金进行规范和节制,二是要对土地储备和商品房上市的预期及时披露,三是可以通过加大保障房建设平衡预期。

  扭转政策错配,合理释放需求。专家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原本是给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开的药,实际上却让一二线城市给吃了,这样的政策错配应该扭转,才能有效防范热点城市的下一轮房价快速上涨。

  近期多地调控多是地方国土、住建、人行地方分行等联合推动,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增强了地方调控的主动性和力度,建议推动信贷等政策“因城施策”,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此外,业内人士还认为经过上一轮快涨,此轮调控对三四线楼市的溢出效应有限,需求会逐渐集中到热点城市周边。建议相关部门对热点城市周边地区购房行为进行合理释放。

  跳出房价循环快涨怪圈还需下决心去杠杆。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认为,尽管当前楼市去杠杆面临着稳增长等多方面压力,但去杠杆的既定政策方向不能变。当前,政府杠杆、非金融企业杠杆正稳步转移到房地产领域,确切地说是转移到居民个人头上。需要在去杠杆的同时,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引导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逐步推动产业去虚就实,最终推动房地产问题安全落地。
( 编辑:沈旦莹 )
文章热词:房企 限购 房价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部分房企现"耐药性" 正铆着劲儿熬限购等上涨]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资讯

家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