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代表"蔡继明:呼吁重设城镇化指标
曾当选全国政协委员15年,如今又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教授,今年将连续18年参加全国两会。
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交流中,蔡继明笑言自己是“土地委员”“土地代表”,在其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15年间,他提交了200多份提案,其中有30份涉及土地改革。围绕土地这个核心,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等也是蔡继明感兴趣的话题。
就“十三五”期间应该如何设计城镇化率指标,城镇化进程如何科学推进以及应设计哪些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路径等问题,记者对蔡继明进行了专访。
应重新设计城镇化率指标与目标
NBD:本次两会您继续提出了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2015年官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56.1%,对此您怎么看?
蔡继明:我国的户籍人口,也就是在城市里边有城市户口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大概是37%到38%之间,取中间值就是37.5%。这样一来,56.1%的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之间,就相差了18个百分点,大概涉及2600万人,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农民工。他们“被城镇化”了,但是并没有户口,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与有户口的人存在差别。在大城市里,这些差异就更加巨大。
这些差异会造成一系列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比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全国大概有3500万流动儿童,在农村又大概有6000万的留守儿童。除了他们,还有大概5000万的留守妇女和老人。
要知道,大量进城的农民工,多为80后、90后,大概占到其中的60%~70%。他们进城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打工,他们还希望能够在城市居住下来,能够融入城市的生活和社会,但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NBD:那么针对“十三五”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您的建议有哪些?
蔡继明:“十三五”期间应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争取到2020年名义城镇化率达到60%的同时,大力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一方面,确保1亿农民工进城落户,使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45%;另一方面,提高非户籍城镇人口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程度,提升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水平,使我国的真实城镇化率达到55%。
目前,国家统计局有关城镇化率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一个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显然,如果按常住人口统计,我国的城镇化率一定是高估了;而如果按户籍人口统计,我国的城镇化率又被低估了,因为这些农民工毕竟在城镇实现了非农就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享受了城镇公共服务。同时,官方统计的城镇人口中不仅包括658个城市的“市民”,还包括城市和县城之外的17449个建制镇的镇民。但是,这些建制镇镇区平均人口只有1万多人,其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远远低于大中小城市。
因此,我的建议是:重新设计城镇化率指标和城镇化目标,对我国城镇化率指标作出改进,并制定、调整、改进相关政策,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的目标,真正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这些改进包括:一是设计一个市民化系数,由就业、义务教育、公共医疗、保障性住房、低保和养老等因素决定,并赋予各因素不同权重;二是以一个有户籍的城市人口的市民化系数为1,测算出农民工的市民化系数,以此乘以农民工的数量,将其折算成市民人数;三是根据一定系数将镇民折算为市民,由此计算出与国际水平具有可比性的真实的城镇化率。
中西部城镇化应以大城市群为主体
NBD:要达到您所说的55%的真实城镇化率,大量农民工就要真实进城并落户。刚才您也说到要确保1亿农民工进城落户,使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45%。那么,如何让他们真正离开农村并融入城镇呢?
蔡继明:国务院提出要在未来5年,到2020年吸引1亿人口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我们课题组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这1亿人的构成仅仅指从农村转移过来的人,那几乎很难做到。但如果这1亿人既包括从农村转移过来的,又包括中西部现有的城镇人口,这样加在一起,是有可能达到的,但是还必须采取相应的产业政策和人口迁徙政策。
即使是1亿人口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也不可能分布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一定是在中西部那些大城市、特大城市,至少是中等城市,一定是在这些区域,国家应在这些区域集中解决他们的落户问题。
推进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应该以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大城市为核心。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培育应首先以长江中游、成渝、江淮、中原等四个城市群为重点;其次则是关中、晋中、北部湾和滇中等四个城市群。
NBD:如何留住这些农民工?
蔡继明:大量的农民工进城首先要解决就业问题,所以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改革。而吸收就业人口最多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通过国家的简政放权,现在注册非常方便了,每年的注册量都有大幅度增长。但是这些中小企业破产、死亡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是2.9年,而欧美企业平均寿命是12.5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是30年。如何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同时延长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这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
产业是城镇化的支撑,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2008年以来,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目前,中部地区承接了东部地区的大部分产业,而西部地区承接的较少。细分为七大区域看,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主要为长江中游地区和大西南地区,然后是黄河中游地区和东北地区,大西北地区几乎没有承接。从省份看,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是湖南、湖北、安徽、四川、河南、江西、吉林。由于具体区域和省份承接的产业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制定专门的政策顺势引导。
我之所以特别注重城镇化,是因为城镇化可以在现有人口基础上,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一个人本来可以在城市就业几十年,结果由于落户等问题,干到一半就回去了,这样就减少了劳动力的有效供给。说到长期经济增长,无非是这几个因素。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完善我们的(劳动力)要素市场。
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交流中,蔡继明笑言自己是“土地委员”“土地代表”,在其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15年间,他提交了200多份提案,其中有30份涉及土地改革。围绕土地这个核心,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等也是蔡继明感兴趣的话题。
就“十三五”期间应该如何设计城镇化率指标,城镇化进程如何科学推进以及应设计哪些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路径等问题,记者对蔡继明进行了专访。
应重新设计城镇化率指标与目标
NBD:本次两会您继续提出了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2015年官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56.1%,对此您怎么看?
蔡继明:我国的户籍人口,也就是在城市里边有城市户口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大概是37%到38%之间,取中间值就是37.5%。这样一来,56.1%的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之间,就相差了18个百分点,大概涉及2600万人,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农民工。他们“被城镇化”了,但是并没有户口,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与有户口的人存在差别。在大城市里,这些差异就更加巨大。
这些差异会造成一系列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比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全国大概有3500万流动儿童,在农村又大概有6000万的留守儿童。除了他们,还有大概5000万的留守妇女和老人。
要知道,大量进城的农民工,多为80后、90后,大概占到其中的60%~70%。他们进城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打工,他们还希望能够在城市居住下来,能够融入城市的生活和社会,但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NBD:那么针对“十三五”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您的建议有哪些?
蔡继明:“十三五”期间应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争取到2020年名义城镇化率达到60%的同时,大力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一方面,确保1亿农民工进城落户,使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45%;另一方面,提高非户籍城镇人口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程度,提升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水平,使我国的真实城镇化率达到55%。
目前,国家统计局有关城镇化率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一个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显然,如果按常住人口统计,我国的城镇化率一定是高估了;而如果按户籍人口统计,我国的城镇化率又被低估了,因为这些农民工毕竟在城镇实现了非农就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享受了城镇公共服务。同时,官方统计的城镇人口中不仅包括658个城市的“市民”,还包括城市和县城之外的17449个建制镇的镇民。但是,这些建制镇镇区平均人口只有1万多人,其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远远低于大中小城市。
因此,我的建议是:重新设计城镇化率指标和城镇化目标,对我国城镇化率指标作出改进,并制定、调整、改进相关政策,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的目标,真正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这些改进包括:一是设计一个市民化系数,由就业、义务教育、公共医疗、保障性住房、低保和养老等因素决定,并赋予各因素不同权重;二是以一个有户籍的城市人口的市民化系数为1,测算出农民工的市民化系数,以此乘以农民工的数量,将其折算成市民人数;三是根据一定系数将镇民折算为市民,由此计算出与国际水平具有可比性的真实的城镇化率。
中西部城镇化应以大城市群为主体
NBD:要达到您所说的55%的真实城镇化率,大量农民工就要真实进城并落户。刚才您也说到要确保1亿农民工进城落户,使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45%。那么,如何让他们真正离开农村并融入城镇呢?
蔡继明:国务院提出要在未来5年,到2020年吸引1亿人口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我们课题组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这1亿人的构成仅仅指从农村转移过来的人,那几乎很难做到。但如果这1亿人既包括从农村转移过来的,又包括中西部现有的城镇人口,这样加在一起,是有可能达到的,但是还必须采取相应的产业政策和人口迁徙政策。
即使是1亿人口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也不可能分布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一定是在中西部那些大城市、特大城市,至少是中等城市,一定是在这些区域,国家应在这些区域集中解决他们的落户问题。
推进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应该以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大城市为核心。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培育应首先以长江中游、成渝、江淮、中原等四个城市群为重点;其次则是关中、晋中、北部湾和滇中等四个城市群。
NBD:如何留住这些农民工?
蔡继明:大量的农民工进城首先要解决就业问题,所以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改革。而吸收就业人口最多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通过国家的简政放权,现在注册非常方便了,每年的注册量都有大幅度增长。但是这些中小企业破产、死亡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是2.9年,而欧美企业平均寿命是12.5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是30年。如何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同时延长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这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
产业是城镇化的支撑,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2008年以来,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目前,中部地区承接了东部地区的大部分产业,而西部地区承接的较少。细分为七大区域看,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主要为长江中游地区和大西南地区,然后是黄河中游地区和东北地区,大西北地区几乎没有承接。从省份看,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是湖南、湖北、安徽、四川、河南、江西、吉林。由于具体区域和省份承接的产业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制定专门的政策顺势引导。
我之所以特别注重城镇化,是因为城镇化可以在现有人口基础上,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一个人本来可以在城市就业几十年,结果由于落户等问题,干到一半就回去了,这样就减少了劳动力的有效供给。说到长期经济增长,无非是这几个因素。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完善我们的(劳动力)要素市场。
(
编辑:沈旦莹
)
上一篇:2015年城市地价再攀升 住宅地价同比增3.92%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最新资讯
-
楼市调控要汲取2...
2016年的楼市与2015年的股市的确...
-
"土地代表"蔡继明...
曾当选全国政协委员15年,如今又身...
-
监管发声警示房贷...
近期,各地房价连续上涨仍被疯抢的...
-
楼市行情火爆 上...
京沪深楼市之疯狂令人瞠目结舌,上...
-
前两月完成全年销...
北京万科是猴年首家传出整体统一...
家居生活
-
地中海装修风格看...
谁说在家和享受海边景色不能兼备...
-
如何装修房子最省...
房子装修处处要花钱,如何装修房子...
-
新房验收需要检测...
房子验收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若...
-
毛坯房收房注意事...
对于如何来收房的问题,相信很多购...
-
你用得到的8大创...
在家装中,经常有一些不好解决的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