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消费
会议确定了消费升级的四方面措施,以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家电等消费;同时优化消费环境,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信用奖惩联动;三是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四是畅通商品进口渠道。
本报记者 定军 北京(楼盘)报道
在“双十一”消费额节节刷新的11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扩大内需。
会议认为,围绕消费新需求,创新消费品等相关产业和服务业供给,能够丰富群众生活、释放内需潜力、弥补民生短板、推动工业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
会议确定了消费升级的四方面措施,以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家电等消费;同时优化消费环境,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信用奖惩联动;三是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四是畅通商品进口渠道。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长所洪涛认为,今年“双十一”的网上促销的销售额整体有望突破千亿,但电商的繁荣发展不取决于短期促销,如何确保商品质量不出问题,这需要有配套措施。“要把那些假冒伪劣产品剔除出去,更好地促进居民放心消费。”洪涛说。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消费
在以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方面,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家电等消费的措施尤其引起外界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目前2.7亿多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但是买房比例只有1/100左右。如果启动农民工住房消费,对内需拉动作用巨大。这方面需要农民工有住房公积金,这样农民可以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如果农民工没买房实力,地方政府可以提供保障房。
“十三五”时期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地方拿到中央资金,需要解决农民工真正享有市民的公共服务。农民在城镇有房,才可以在城镇待得住,在城里更好地消费。”李国祥说。
四川(楼盘)统计局11月11日公布的一份进城务工人员的调查发现,在被问及“如果落户城市,您会首先选择落户的城市是哪里”,82.4%的受访者选择大中城市市区,列首位的是省内地级中等城市市区,占比达55.7%,其次为成都市区,占22.7%,而愿意落户省内县(市、区)的只有14.9%,反映出进城务工人员看好省内大中城市。
李国祥认为,大中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户籍背后的公共服务好,农民工才愿意进入大中城市。未来只有中小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一些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农民才愿意到小城市定居,这样可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消费。
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会议提出,以更严的标准和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促进消费品质量的提升,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信用奖惩联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严惩假冒伪劣、价质不符等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使消费者放心消费。
在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方面,会议提出发展消费信贷,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推广至全国。
畅通商品进口渠道则着眼于扩大群众欢迎的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落实和完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通过深化改革扩内需
国务院提出上述措施,目的是培育经济的新动力,倒逼一些领域的改革加快。
上述会议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除了前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会议还提出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该转企的尽快转企,全面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分领域逐步减少、放宽、放开对外资的限制,支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等有效供给。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近年来事业单位的改革正在加快,不过由于配套改革没有跟上,导致很多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需求没有能释放出来。
比如北京市从去年开始就提出了探索建立医生自主创业制度,允许在职医生开办私人诊所,以便缓解居民看病难、看专家难的问题。新的政策要求,医师工作5年,拥有医师证的可以开诊所。
不过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目前医疗专家办诊所的不多。
从表面上看,这些专家在体制内的医院都忙不过来,无暇去办诊所。但是如果深入细究,背后的体制问题仍然突出。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告诉记者,大医院的医生在体制内可以评职称,同时可以带研究生,也有科研项目,以及退休等各种福利待遇。如果离开了原有的大医院,这些福利待遇都没了。
“所以要让体制内医生出去办诊所,提供独立优质的医疗服务,需要加快体制内医院的改革。”刘国恩说。
事实上目前在很多高校等等体制内部门的人员流动、自主创业也受到限制。
本报记者 定军 北京(楼盘)报道
在“双十一”消费额节节刷新的11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扩大内需。
会议认为,围绕消费新需求,创新消费品等相关产业和服务业供给,能够丰富群众生活、释放内需潜力、弥补民生短板、推动工业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
会议确定了消费升级的四方面措施,以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家电等消费;同时优化消费环境,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信用奖惩联动;三是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四是畅通商品进口渠道。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长所洪涛认为,今年“双十一”的网上促销的销售额整体有望突破千亿,但电商的繁荣发展不取决于短期促销,如何确保商品质量不出问题,这需要有配套措施。“要把那些假冒伪劣产品剔除出去,更好地促进居民放心消费。”洪涛说。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消费
在以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方面,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家电等消费的措施尤其引起外界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目前2.7亿多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但是买房比例只有1/100左右。如果启动农民工住房消费,对内需拉动作用巨大。这方面需要农民工有住房公积金,这样农民可以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如果农民工没买房实力,地方政府可以提供保障房。
“十三五”时期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地方拿到中央资金,需要解决农民工真正享有市民的公共服务。农民在城镇有房,才可以在城镇待得住,在城里更好地消费。”李国祥说。
四川(楼盘)统计局11月11日公布的一份进城务工人员的调查发现,在被问及“如果落户城市,您会首先选择落户的城市是哪里”,82.4%的受访者选择大中城市市区,列首位的是省内地级中等城市市区,占比达55.7%,其次为成都市区,占22.7%,而愿意落户省内县(市、区)的只有14.9%,反映出进城务工人员看好省内大中城市。
李国祥认为,大中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户籍背后的公共服务好,农民工才愿意进入大中城市。未来只有中小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一些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农民才愿意到小城市定居,这样可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消费。
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会议提出,以更严的标准和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促进消费品质量的提升,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信用奖惩联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严惩假冒伪劣、价质不符等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使消费者放心消费。
在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方面,会议提出发展消费信贷,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推广至全国。
畅通商品进口渠道则着眼于扩大群众欢迎的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落实和完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通过深化改革扩内需
国务院提出上述措施,目的是培育经济的新动力,倒逼一些领域的改革加快。
上述会议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除了前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会议还提出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该转企的尽快转企,全面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分领域逐步减少、放宽、放开对外资的限制,支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等有效供给。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近年来事业单位的改革正在加快,不过由于配套改革没有跟上,导致很多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需求没有能释放出来。
比如北京市从去年开始就提出了探索建立医生自主创业制度,允许在职医生开办私人诊所,以便缓解居民看病难、看专家难的问题。新的政策要求,医师工作5年,拥有医师证的可以开诊所。
不过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目前医疗专家办诊所的不多。
从表面上看,这些专家在体制内的医院都忙不过来,无暇去办诊所。但是如果深入细究,背后的体制问题仍然突出。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告诉记者,大医院的医生在体制内可以评职称,同时可以带研究生,也有科研项目,以及退休等各种福利待遇。如果离开了原有的大医院,这些福利待遇都没了。
“所以要让体制内医生出去办诊所,提供独立优质的医疗服务,需要加快体制内医院的改革。”刘国恩说。
事实上目前在很多高校等等体制内部门的人员流动、自主创业也受到限制。
(
编辑:刘敏
)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最新资讯
-
商品房库存两年增...
1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
-
国务院:加快户籍...
会议确定了消费升级的四方面措施...
-
房产中介竞争:一...
今年以来,上海(楼盘)各大房产中...
-
消费“马车”强劲...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
山东路主要路段白...
记者昨从山东路热力恢复工程项目...
家居生活
-
没有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