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房企转型潮 谁该"轻"谁能"重"

时间:2016年08月19日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自房地产市场步入白银时代以来,各大房企走上转型之路。万达、万科、朗诗、绿城管理等纷纷打出“轻资产”招牌。一时间,众房企患“重”而不患“轻”。

  这一转变背后,深层次的根源是:过去高投资、高周转的重资产模式,如今可能使房企面临资金和运营压力。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122家上市房企平均净利润率跌至6.8%,房地产业利润率逐年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部分房企不再执着于规模化的地产开发,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走更加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在日前结束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与会大佬和业界学者就轻资产模式激烈交锋,朗诗、绿城管理掌舵者现身说法,为轻资产模式站台。那么,曾经房地产行业的主旋律——重资产模式真的已经过时了吗?在房企转型的关键节点,哪些房企更适合走轻资产之路?

  轻资产之利:低风险高收益

  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出让单宗土地金额超过10亿元的地块合计219宗,其中溢价率超过100%的地块达到了109宗。热点城市风险积聚,南京、苏州相继出台调控政策,使高价地的入市前景增加不确定因素。

  这凸显了专注轻资产运营模式房企的预见性。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朗诗集团董事长田明、绿城管理总经理李军等信心满怀,宣告公司业绩获得迅猛增长。

  朗诗的轻资产模式,主要采取小股操盘、合作开发、委托开发三种模式进行项目开发。2015“朗诗出品”的销售金额已达181亿元,上市公司利润同比上升58%,其中1/3为轻资产项目。

  田明透露,在朗诗2016年的业绩构成中,全资及合作开发项目将会减少,而小股操盘和委托开发部分的收益会逐步增多。“我估计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朗诗利润里面来自轻资产的将超过一半。”

  更高收益、更低风险的轻资产模式无疑让房企心动。除了朗诗外,由绿城代建业务,也将目光瞄准轻资产迅速做大。

  李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目前,绿城体系中的代建项目超过200个,毛利率超过60%,净利率超30%。随着规模增长,净利润率还在不断提升。因此,李军将绿城管理集团定位于现代服务类企业,而非传统房地产业。目前,绿城管理集团正在筹备上市,按市盈率估值法计算,估值已达60亿~80亿元。

  轻资产之惑:仍需依附重资产

  除了小股操盘、代建模式外,当下地产行业的轻资产类型还有:以彩生活为代表的社区O2O,以及众多开发商试水管理的地产基金,在很多人看来,均属于轻资产的范畴。

  但这些轻资产模式真的“轻”吗?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就表示,除了社区O2O、代建模式应该属于轻资产外,像小股操盘这种模式,依然属于重资产范畴,核心竞争力在于土地获取。

  尽管众多房企纷纷走向“轻资产”,但对于公司整体利润的贡献并未显现。彩生活尽管业绩增长凶猛,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8.28亿元,但与花样年同期81.64亿元的营收相比,只占到了后者的10%左右。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奥园地产集团商业运营总裁张俊表示,“房企的轻资产业务都非其主营业务,收入贡献有限。一方面是房企还在试水阶段;另一方面,地产基金投资的市场还在培养之中。”

  张俊表示,在当下的房企转型潮中,并不是所有房企都能做好轻资产模式。地产商专注轻资产模式至少要认清两个定位:第一,处于中小规模且不追求更大规模的扩张;第二,具有极强的品牌特色和管理输出能力,能够在土地持有方的谈判中获得品牌溢价,绿城管理就是最好的例证,它倡导的作品完美主义正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重资产之机:优质项目更受追捧

  针对房企轻、重资产模式之争,寒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世同表示,“在资产配置荒的当下,资产升值速度远远超过资金成本,持有优质资产为核心的重资产模式是最理性的选择。”

  从几大龙头房企布局来看,重仓一二线优质资产依然是其目标,正在奋力重回一线军团的金地表现得最为直接。

  日前,金地斥资88亿元夺得上海浦东新区“地王”。为了重回一线阵营,2015年至今,金地大举拿地,以此在一二线城市争取更多“话语权”。

  随着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分化,增加在一二线城市的投资比例几乎成了所有大型房企共识。在金地新获取的项目中,一二线主要城市投资额占比也达90%。根据统计数据,金地逾400亿元的销售额中,来自一二线城市销售金额为247.38亿元,占比59.1%。

  近期A股市场地产板块涨势迅猛,也被认为是资产配置荒背景下,房地产爆发出的配置需求,。

  欧阳捷认为,在住宅地产开发全价值链条上,所有乙方企业都是轻资产模式,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行业的企业都没有赚大钱。“在流动性过剩,利率下行的长期趋势下,持有重资产的成本越来越低,重资产就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也许不久我们就会发现,在日益严重的资产配置荒时代,恐怕没有比优质的重资产更好的资产了。”
( 编辑:沈旦莹 )
文章热词:房企 转型 资产

上一篇:频频被举牌说明房企分化趋向明显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房企转型潮 谁该"轻"谁能"重"]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资讯

家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