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拼抢2017年"开门红" 1月20家房企拿地额破千亿

时间:2017年02月10日信息来源:新京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乍暖还寒中,多数房地产企业已经拉开了2017年的销售大幕。尽管遭遇限购、限贷、限房价、限地价等多重壁垒,面临着传统销售淡季的“春节”假期,房地产行业总体表现乏善可陈,但仍有不少企业晒出了抢眼的业绩。

  1月销售环比微降,同比大涨

  伴随着年味的日渐消退,房地产企业在回归正常运转的同时,陆续披露了2017年首月成绩单。克而瑞数据显示,伴随着调控影响的日益纵深,房企2017年1月整体的销售业绩走势逐渐趋弱,在2017年首月,TOP100房企的销售金额合计4311.8亿元,销售面积合计3648.1万平方米,环比2016年12月分别下降了19%和12%。

  但从已经披露1月销售业绩的房企数据来看,大部分企业与去年同期的销售额相比,上涨幅度已超过50%。“这主要是2016年全年销售火爆,企业预留结转的销售业绩。整体看,实际1月份大部分城市销售数据处于低位。”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告诉记者,预计2017年大部分房企将面临比较大的市场回调压力。他认为这样的判断源于两方面,一方面大部分房企都在2016年拿了价格较高的地,在这种情况下,对未来房价上涨预期非常高,而调控又导致房价上涨难度非常大。另一方面,资金成本逐渐增加,2017年,各种融资渠道压力逐渐增加,对于很多房企来说,资金链的风险也在逐渐积累。

  “每年一季度都是淡季,所以单个月度的销售数据或者市场走势其实无法做出更长久的判断。”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趋严的背景下,未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规模增长才是考验房企的最大压力。

  标杆房企抢跑突出

  尽管在2016年创造了辉煌的战绩,但奔跑在第一军团的房企并没有丝毫懈怠。克而瑞数据显示,恒大、万科和碧桂园三家在2016年创造年销售3000亿元的房企,在1月份的成绩单可圈可点,仅这三家业绩总和同比去年增长了123%。业内人士认为,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万亿企业”的时代或许会更早到来。

  领跑房企的恒大,在1月实现合约销售金额372亿元,合约销售面积422.5万平方米,同比和环比均大幅上涨。比恒大表现更加勇猛的是万科和碧桂园,在新年首月,两家企业都完成了400亿元以上的业绩,尤其是碧桂园,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四倍的增长。克而瑞研报分析认为其在内部要求2017年销售5000亿元的目标并非空穴来风。

  除了龙头房企,在克而瑞榜单上的TOP20,企业表现也相当精彩。其中龙湖、鲁能、旭辉、泰禾等几家在1月排行榜中的名次均有大幅度提升。龙湖、鲁能跻身前十。泰禾排名从第32位提升至第15位,上升了17个名次,其1月份59.3亿元的销售业绩中,北京的9个在售项目就贡献了超过30亿,丽春湖院子、泰禾中央广场都超过10亿元,苏州的泰禾姑苏院子也收入近10亿。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绿城中国、当代置业、花样年等企业的1月业绩也出现明显上涨。绿城的销售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26%,当代置业则上涨10.35%。

  1月20家房企拿地额破千亿

  土地作为房地产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一直是兵家必争的生命线。这种势头在2017年开年已充分展现。从1月整体拿地情况来看,品牌房企拿地热度不减,拿地房企集中度也越来越高。

  据同策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1月,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及三四线城市中,推出的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均出现环比大幅度减少的趋势。但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核心城市的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且拿地条件愈加苛刻,但房企受益于去年全年销售业绩大涨,手中持有大量现金流,因此对于热点区域拿地的意愿仍然强烈。

  碧桂园在2017年1月的土地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在当月碧桂园一共拿下14宗地块,其中一宗在上海,其余13宗均位于核心的二线城市,单月拿地总额达到102亿元,成为单月拿地当之无愧的大胃王。事实上,2015年以来,碧桂园在拿地方面屡屡加大支出,据公开报道显示,2015年初碧桂园官方公布拿地预算为200亿元,但截至2015年底,其拿地投入达到560亿元;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容,碧桂园的土地投资在2016年更有了大幅增加。克而瑞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碧桂园新增土地建筑面积8752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29%;新增土地投资177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217%,亦超过了其2016年初土地获取预算500亿元。

  此外,包括绿城中国、新城控股等房企拿地金额也突破80亿元。而根据机构统计数据显示,1月,土地市场房企拿地热情仍然高涨,拿地支出最多的20家房企在土地市场合计斥资突破千亿。
( 编辑:沈旦莹 )
文章热词:房企 限购 房价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拼抢2017年"开门红" 1月20家房企拿地额破千亿]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资讯

家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