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新华社:土地流转咋应对风险?强基础告别"靠天吃饭"

时间:2017年04月17日信息来源:新华社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靠深加工拉长价值链

  “前几年价格挺好,今年咋就烂市了?”不少农业投资者常为市场风险发愁。

  走进云南省祥云县刘厂镇圣龙现代农业庄园,几千亩蔬菜基地甚为壮观。这么多产品,销售咋办?

  “公司上了脱水生产线,基地生产的蔬菜不愁卖!”庄园负责人刘文武介绍,他们所属的云南省龙云大有实业有限公司,从野生菌出口起步,逐步发展起农产品销售、加工、收购和生产一条龙的农业企业,有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让公司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得以提高。

  建基地不流转土地不行。公司选择向农民提供种子、农资,然后统一收购。“就拿防虫来说,周围没有合作关系的农户不防虫,或者各家农户不统一杀虫,虫子就跟我们打起了‘游击战’,投入大、效果却不佳。”刘文武认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必须实现规模化。2013年5月,公司在祥云县刘厂镇刘厂社区实施土地流转,建起了圣龙庄园。“种啥蔬菜,吃的人说了算。”刘文武说,“庄园主要种茄科和小葱等蔬菜,国外做披萨多用脱水蔬菜,国内行情好,我们就卖蔬菜,如果行情不好,就将蔬菜脱水出口。”

  拥有脱水生产线,价格低时可以选择深加工。“到了过年前后,小葱等价格高,我们还能大赚!”刘文武说。

  强基础告别“靠天吃饭”

  农业基本“靠天吃饭”的局面如何改变?

  走进圣龙庄园,农田的耕地肥得发黑。“土地肥力好,离不开循环农业。”刘厂镇附近生猪养殖场的肖伟说,庄园要改良土壤,需要有机肥,而蔬菜残叶等农业边角料,成为养殖场的重要原料。

  刘文武说,公司设计的移动大棚,让种植实现了轮作,有效避免了土地肥力下降。庄园选择农产品品种也格外谨慎。“大规模种植前先试种,积累经验再推开。”刘文武说,当地积温较高,选择了番茄、小葱、甜脆豌豆等品种,最大限度提高了土地收益。庄园在分片管理的基础上,引进GAP(全球良好农业管理规范)管理模式;地下密布1.4万米节水管道、2.2万米排灌沟渠,让旱涝不再成威胁。

  刘厂社区村民董利玺说,从前种粮,一亩地收入难上千元,如今种菜,亩产轻松上万。目前全镇流转土地2万多亩,占耕地面积的75%,农田基本实现了“田成方、地成块、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土地流转为现代农业提供了保障,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鼓起了农民腰包。”刘厂镇纪委书记姚志强说。
( 编辑:沈旦莹 )
文章热词:土地 风险 销售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资讯

家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