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赵鲁梁(知名房地产评论人,房地产互联网金融观察家,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理事,五道中国执行董事,融房网创始人,融视野特约评论人)
任志强的“夜壶”论再次应验了。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早在几年前,他就在公开场合说过,撒尿的时候就把夜壶拎出来,撒完接着把夜壶踢走,房地产商就是那个夜壶。就是说一般需要拉动中国经济的时候,房地产就得出来,当不需要拉动的时候,就靠边站,灰头灰脸甚至打翻在地。
很多人当时就批评他,可是自进入2015年以来,不幸的是大家发现他总是说对。从央行六次降息到二三线城市取消限购,从“330新政”再到连续下调房贷首付比例,房地产宽松政策持续加码。目前,房贷利率已经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降至20%。也就是说从上届政府最严调控以来,被踢走的夜壶现在不但又重新回来了,而且是不得不回来,必须回来,并且将重新承担历史性的使命。在过去十几年间,反复折腾的原因很简单,转型的道路太过漫长,成效太低,不得不回到低层次往复循环的道路上来。
简单说,就是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过去近二十年的发展证明,房地产仍旧不可替代,不管是否有没有泡沫。同时也证明,在这个行业不需要智慧,不需要智商,不需要担心,只需要有胆就行。正是对房地产投机的巨额利益的狂热,正促使中央国有企业大举进军这个产业,国字号成为土地市场的主力买家,全国去年前11月成交的住宅土地总价地块前50名发现,有29宗地块由国企或者国企参与获得,占比过半。2015年全国排名前50宗住宅地块合计成交土地金额为2449.15亿,其中,国企参与的29宗地块的成交额高达1497.2亿,占比达到了61%。而成交价超过80亿的6宗地块全部为国企获得。从2015年北京住宅类土地的联合、单独拿地情况看,77%为国有企业,而且从参与企业的积极性看,土地市场竞争参与的大部分以国企、央企为主。
从去年发展来看,这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常态,也就是说这个市场正在进一步扭曲,本来已经被视为有很多问题的市场进一步变形。过去很多年里,房地产市场不仅已经成了中国民众、政府和发展商的永恒话题,而且也是国际投资者和投机者的深切关注对象。不同的人群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做出不同的解读,或者忧虑,或者恐慌,或者愤怒,也导致政府在房地产的态度上不断调整,有时尿急,有时毫无尿意,这也就是过去十几年来房地产调控、宽松、再调控、再宽松的原因。事实上,最大的责任方也是政府,深一步讲,症结的原因是土地供应市场,长期以来,政府垄断并限制土地的供应量,各级政府的卖地财政提高了土地价格;为了消化高价土地,发展商就抬高房价。这似乎很合乎经济逻辑。多少年来,人们所听到的似乎也只有经济学家的声音,那就是供求关系。然而供求总是处于变化之中,政府不能预知并引导,为了保证自己利益,只有提高房价,结果就导致不断被动调控,房地产走势就在尿壶理论中不断前进。
从技术上说,要遏制炒房和投机并不难,例如可限制购房的数量、规定住房居住的最低年限、收取房产税(即是在宣称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美国也是征收房产及其房产继承税的)等等。问题在于,所有这些可以非常有效的举措并不符合发展商、投机者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利益,没有人会使用这些技术来限制房地产。政府有关部门也没有动力真正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尽管它们也面临社会的压力。毕竟,在这个体制内,对有关部门来说,经济利益大大重要于社会利益。
这就是夜壶理论的悖论,其背后就是政府一己之利为主,保GDP,保政府税收,这在当前社会形态下还是主流,还是需要夜壶,所以整个2015年以及今年,就是夜壶频出,也是没的什么办法的事。
最严峻的是,政府面临双重的挑战,一方面是房地产泡沫,泡沫一旦破灭,总体经济就要遭殃。另一方面是经济平稳发展,在当前阶段,经济大幅下滑带来的问题同样巨大。尽管这样的压力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也面临过,但目前政府没有其他国家解决房地产问题的动力和制度机制,在强大的既得利益的面前,中国的房地产政策似乎已经山穷水尽。
这种情况下夜壶就得不断出来进去,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了。整个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形势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发生了完全的变化,有的甚至已经逆转,传统的办法很多已经不再适用。对于房地产的夜壶理论,最大的问题是,这样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呢?
融视野(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