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楼市调控陷怪圈 不只是技术问题

时间:2016年04月19日信息来源:现代快报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控制房价非理性上涨,避免房价失控、超出百姓承受能力,靠开发商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

  针对南京、苏州等城市房价连续上涨,4月18日,江苏省物价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孔祥平在江苏省物价局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坦言:如果房价超出了百姓承受能力,没人买房了,带给房地产企业、市场的可能是一种灾难。他为此呼吁:希望房地产开发企业,用理性做出市场安排。通过市场运营,在开发利益和买房者需求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正如孔祥平所言,商品房交易不是短期的市场行为。任何有理性的开发商,都应希望房地产市场有长期、稳定、有利的发展环境。只有市民能够买得起房,未来房地产企业、市场才能稳定发展,地方政府才能有稳定的土地出让收入,地方公共设施建设才能有资金保障。按理说,各方应该多管齐下,共同维护好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才对。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对开发商来说,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人,同样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政策多变的格局下,开发商们往往会利用调控政策的间隙,报复性地推高房价,从而尽最大可能地获得利益。为此,他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比如网传一些开发商雇人排队取号,造热楼市,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制造恐慌心理,从而抬高房价等。

  显在的风险还在于,一旦形成房价上涨的强烈预期,场外配资便会闻风而至,强大的配资杠杆,便会很轻盈地翘起房价;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推出“首付贷”金融产品,这类信贷消费模式,严重扭曲了楼市的供求关系,从而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作为职能部门的发言人,孔祥平对房地产市场的表态,言真意切,赢得不少点赞。也要意识到,控制房价非理性上涨,避免房价失控、超出百姓承受能力,靠开发商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中国的一二线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产业结构、教育环境以及公共资源的优越性,对外地居民具有强烈吸引力,这种基本面对楼市构成显著支撑,房地产价格适度上涨,是可以预期的,但部分城市楼市有违常识,出现暴力式拉升,政府调控陷入一控就死,一放就疯的状态。这里面,既有技术性问题,更有深层次原因。一些地方政府必须改变财政收入一味依靠卖地的发展模式和思路。避免房价超过百姓承受力,政府部门要下决心、早出手。

  一些城市房价非理性上涨,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必须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约束。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尽快行动起来,以理性的态度,下大力气保持房价稳定,避免暴涨暴跌对百姓生活、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伤害。那样的局面,是谁都不愿看到的。
( 编辑:沈旦莹 )
文章热词:楼市 房地产 市场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楼市调控陷怪圈 不只是技术问题]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资讯

家居生活